“创客说”第七期,国内氧化镓半导体产业先行

作者: 时间:2021-12-01

本期嘉宾杭州紫芯光电有限公司法人吴超。该项目团队于2015年组成博士领衔的10人研发团队,历经四年,攻克大尺寸氧化镓外延薄膜生长技术,拥有发明专利25项,发表SCI论文10篇,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。2019年,项目团队成立杭州紫芯光电有限公司,自主研发了多款光电芯片,产品广泛应用于紫外消毒剂量监测、紫外火焰探测、水质检测、气体污染物检测、紫外固化过程监控以及太阳紫外线指数监测等诸多领域。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,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,第八届“创青春”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铜奖

敢拼敢做

“其实一开始呢,我们也没有想到过自主创业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,取得了一些进展。学校开展了许多创业课程,我们在参加学校创业课程的时候,与创业导师沟通,发现我们的科研成果,是非常适合创业的。因此与导师商议完之后,我们就开始了创业的一个历程。”在创业导师的鼓励下,吴超学长敢于实践,在2019年成立了杭州紫芯光电有限公司,专注于氧化镓材料的生长及器件的研究。“氧化镓具有耐高压、低损耗以及深紫外的特性,在新能源汽车和深紫外光电领域具有比较独特的应用优势。”吴超学长即发现项目的潜力,于是带领团队用行动来诠释紫芯光电的魅力。

攻坚克难

项目研究对象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,为全球公认的最强半导体材料,因此在创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。一、技术攻关问题。日本在此项目上遥遥领先,我国起步较晚。二、时间分配问题。吴超学长作为一个博士生,课题压力本身存在,且创业过程中的事情也比较多。三、创业经历不足。“我们一直是作为学生过来的,没有创业经历,刚开始的时候连如何开公司也不知道。”所谓“方法总比困难多”,使项目前进的方法,就是慢慢地攻克出现的问题、困难,项目人员各司其职、齐心协力,推动团队步步向前。

经验传授

紫芯光电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创业典范,吴超学长对大学生创业提出了这样的建议:“我觉得大学生在寻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项目的时候,可以大胆的去尝试,因为项目也是不分好坏的。但我还是建议大学生在创业之前,多参加一些创业培训,了解如何搭建自己的一个商业逻辑。最后呢,其实创业是非常辛苦的,希望大家都能成功吧!”吴超学长启动的这个项目,初期也是十分迷茫的。在项目孵化过程中,学校为项目提供了创业导师,让项目入驻了众创空间。不仅如此,项目内成员也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齐心协力,才使得项目拥有了腾飞的可能性。

目前,国家是比较支持大学生创业的,比如有无息的贷款,有专利的质押贷款,大学生也不必因为创业启动资金而过多烦恼。不仅如此,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,大力整合优势科研资源,在强化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,鼓励优秀本科生提前进课题组,进实验室,并配备指导教师,甚至可能有一些融资的机会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有想法就要积极抓住机会,敢想敢做,应当更敢拼,更敢闯。

中国·浙江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浙江理工大学创业学院

Copyright © 2008 Zhejiang Sci-Tech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0006424号